HCFB-Y-500二氧化氯發(fā)生器
經濟型二氧化氯發(fā)生器產品組成:
供料系統(tǒng)、反應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混合吸收系統(tǒng)、安全系統(tǒng)、殘液自動處理系統(tǒng)
經濟型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反應原理:
NaCLO3 2HCL→CLO2 1/2CL2 NaCL H2O
經濟型二氧化氯發(fā)生器使用原料:LV酸鈉 (GB/T1618-1995工業(yè)一級品,含量≥99%);YAN酸 (GB320-93工業(yè)一級品,濃度≥31%)。
經濟型二氧化氯發(fā)生器性能特點:
1.生產二氧化lv為主的復合消毒劑,按有效lv計CLO2含量
大于80%。
2.原料輸送采用優(yōu)質進口電磁隔膜計量泵,運行穩(wěn)定,計量準確。
3.設備內部的主機反應釜采用耐高溫、耐腐蝕的進口復合材料。
4.原料總轉化率≥90%,能耗低。
5.增加相應設備裝置,與恒壓供水等水處理工程實現(xiàn)聯(lián)動。
6.采用環(huán)保系列HB型微電腦控制屏,可任意設定溫度,適時顯示測量溫度,具備超溫 報警、欠壓、缺水、缺料、自動停機保護等功能。
7.預留RS485接口,可實現(xiàn)余l(xiāng)v、流量,設備工作狀態(tài)輸出及遠程控制。
原料消耗:
生產1克有效lv消耗lv酸鈉0.65g、yan酸1.3g,折合0.004元。
二氧化氯發(fā)生器詳細介紹:
1.隨著經濟發(fā)展、人口迅猛增長,大量污染物質進入天然水體,直接或間接地污染了水源。由于原水中氮、磷、有機碳等物質含量增加,使水中的色度、嗅味和藻類數量較大。對于有機微污染物質,常規(guī)的傳統(tǒng)凈化工藝不能有效地將它們去除,增加了水處理工藝的難度。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清水池中藻類及藻尸增多,消毒后出現(xiàn)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嚴重影響了水質指標,對人們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目前對微污染水源水凈化的工藝主要是在處理前增加預處理。化學預氧化技術因易于實施、收效明顯而正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而二氧化氯作為一種強氧化劑,在預氧化方面的應用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
2.二氧化氯的殺菌滅藻機理
二氧化氯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黃綠色氣體,易溶于水,溶解度為2900mg/L,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認為一種安全、高效、廣譜的殺菌消毒劑。其中有效氯的含量是氯的2.63倍,殺菌效果是氯的2.5倍。
二氧化氯在水中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對微生物細胞壁有良好的吸附和穿透性能,其殺菌消毒作用主要是通過滲入細菌細胞內,將核酸(RNA或DNA)氧化,從而阻止細胞的合成代謝,并使細胞死亡。因此它比一般的氧化劑更易進入藻細胞,有研究表明采用1mg/L的二氧化氯進行預氧化時的除藻率可達75%以上。二氧化氯除對一些細菌有殺菌作用外,對芽孢、病毒、藻類、鐵細菌、硫化菌、硝化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殺滅作用。

二氧化氯對藻類的控制機理為:二氧化氯對苯環(huán)有一定的親和性,能使苯環(huán)發(fā)生變化而無嗅無味,而葉綠素中的吡咯環(huán)與苯環(huán)非常類似,二氧化氯也同樣能作用于吡咯環(huán)。這樣,二氧化氯氧化葉綠素,植物新陳代謝終止,使得蛋白質的合成中斷,導致藻類死亡。
二氧化氯還對水中鐵(Fe2+)、錳(Mn2+)、酚等有明顯的去除效果。其良好的殺菌滅藻特性,使其在生活飲用水領域應用非常廣泛。
3.二氧化氯在微污染水源水預氧化處理中的應用
通常微污染水源水質特征表現(xiàn)為氨氮、亞xiao酸鹽、BOD5、耗氧量等項超標;藻類繁殖嚴重;水體中存在病原微生物;存在溶解性有機污染物,Ames試驗為陽性;有些還會引起色、嗅、味的產生。藻類是氯化消毒副產物的重要前驅物質,多數藻類及其代謝產物均能使水體產生異臭,并且常規(guī)凈水工藝很難去除藻類產生的臭味,嚴重影響出廠水水質。
地表飲用水源中比較常見的是藍藻、綠藻、硅藻。目前去除藻類的技術和方法很多,主要有生物法、化學法和人工法。比較常用的是化學法,即利用強氧化劑(CuSO4、Cl2、ClO2等)去除藻類。
目前我國大部分水廠仍采用lv氣消毒。對于微污染水源水,lv氣被用作滅藻的預氧化劑。預加氯目的在于殺滅部分藻類和細菌、氧化部分有機物,降低藻類和有機物對后續(xù)混凝沉淀的干擾,并防止藻類在沉淀池和濾池中滋生,以保證構筑物的衛(wèi)生環(huán)境和運行。在使用lv氣消毒過程中,正常投氯后水中有機物種類與濃度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這主要是氯在水中殺菌消毒同時,又與水中有機物(腐殖酸、富里酸等)反應,生成各種有機鹵代烷和氯化有機物。研究表明,預氯化是產生氯化消毒副產物的重要原因。由于預氯化過程中l(wèi)v氣只能殺死藻類,而不能象沉淀池或濾池那樣將其從水中去除,因而增加了水中的有機物含量。lv氣與水中有機物發(fā)生反應是以親電取代反應為主,水中的有機物濃度越高,三氯jia烷的生成量就越大。因此,要控制飲用水加氯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的生成,必須減少氯的沉淀前投加工藝,嚴格控制預氯化過程的投氯量。zui根本的解決途徑是選用一種高效、經濟的替代消毒劑。
二氧化氯作為新一代*的消毒劑,其滅藻效果比lv氣高2~10倍,同時還可以去除出廠水因藻類引起的色度和異味。二氧化氯對有機物的氧化降解,與氯所不同的zui大特點是不會生成有機氯代物。以二氧化氯與*反應為例:氧化反應的zui終產物為有機酸、水和二氧化碳,通過反應,二氧化氯則被還原成氯離子。由此可見,二氧化氯對水中的有機物既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同時又不會產生顯著量的有機副產物。
二氧化氯已成為氯系消毒劑的替代品。隨著國家相關標準、政策的出臺,也*地促進了二氧化氯在飲用水行業(yè)的普及。*即將頒布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2006)中,對二氧化氯消毒飲用水也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二氧化氯與水接觸至少30min后出廠水中余量≥0.1mg/L,管網末梢水中余量≥0.02mg/L。

供應:HCFB-Y-500二氧化氯發(fā)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