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組合秤又名多頭秤,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商品流通領域食品包裝的電子衡器。尤其適合塊狀物類:糖果、巧克力、餅干、花生、青豆、開心果、冰糖、糕點、日用品、熟食、醬菜、膨化食品、等各種帶有粘性、流動性差等物料的定量稱重。電腦組合秤始于20世紀70年代,是的民用稱重領域的*產品,組合秤以其高精度、高速度代表了當今稱重技術的水平和發(fā)展方向。
電腦組合秤工作原理為被稱物料通過帶式提升輸送機或者斗式提升輸送機送到組合秤頂錐,當物料加到預先設置的水平位置時,置于頂錐上方的水平傳感器檢測發(fā)出信號,使提升輸送機構停止進料。當頂錐上物料水平位置降至預先設定的水平位置,則傳感發(fā)出開始進料信號。進入頂錐的物料由線性震動送料器送到過渡斗,再由進料過渡斗送至稱重斗,在稱重斗內的物料由稱重傳感器稱重,輸出信號送入微處理機。由于圓周上同時有多個(至少八個)稱重斗,同時將稱重信號輸入計算機,由計算機進行隨機組合運費,巡回檢查組合,以的速度找出目標重量的稱重斗組合數,進行A組合。選中組合的稱重斗內物料由稱重斗開閉控制機構動作,物料卸下,并通過整理槽到達匯總斗,進入下面的自動包裝機中。此時除了選中組合的稱重空斗外,其余料滿的稱重斗又開始了B組合運算,找出目標重量的稱重斗,接下去周而復始進行B組合,從而達到高速、高準確度的定量稱重。
組合秤特點是多個稱重斗同時加料,例如當稱重頭數為14時,則由14個標準斗同時加料,由于被稱物料的不均勻性,至使每個斗的稱重量有相當的大偏差。首先由稱重傳感器快速正確判斷每個斗中物料的準確重量,然后由計算機采用隨機組合運算方法,運算次數一般為2n-1次,即14個斗的運算次數為2n-1=16383次。每組合運算結果與標準值比較,每次組合一般為3~4斗,如果組合的斗數太多,則效率不高。在實際運行中,首先是14斗同時加滿,A組合為14個斗中組合選3個斗,組合成3個斗重,然后放料,則剩下11個斗再第二次組合3斗,第三次由剩下9個斗再加上次放料后又加滿料的3個斗,還是11個斗再第二次B組合3個斗,接下去還是11個斗的第四次B組和……….。
用戶選擇組合秤時為了節(jié)省原材料消耗,一般愿意選擇高準確度的組合秤,首先要知道被包裝食品的重量容許誤差要求。除了高準確度以外,高速度可以提高工效,目前我國一般多頭秤的計量速度為70包/min,其中稱重頭數越多速度越快。例如10頭、14頭秤速度為65~140包/min,16頭、20頭秤的速度為190~240包/min.對于不同粒度的物料,一般散狀分塊狀(>10mm)、粒狀(>0.5~10mm)、粉狀(<0.5mm) 三種情況。對于冷凍食品的物料,應選用特殊材料的多頭秤。在與物料接觸的部位全部采用凹凸不銹鋼材料制成,防止冷凍食品一旦解凍后的粘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