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講解吸附-生物降解法(又稱A-B法)以及膜生物反應器(又稱MBR)。
吸附—生物降解法主要指的是串聯(lián)的兩階段活性污泥法,這兩階段都各有沉淀池,分別會向各自的曝氣池回流處于不同生長階段的活性污泥,又稱為A-B法。從上面圖中流程我們可以看出,A-B法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幾點:(1)沒有初沉池,原因是吸附池中需要利用排水管道中篩選出的細菌,如果設置初沉池的話就會造成這部分細菌的流失。(2)前端有預處理,主要包括格柵和沉砂池。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預處理和一級處理兩者的區(qū)別,一級處理其實就是指初沉池,而初沉池前面的工藝全部都算作是預處理,一般包括格柵和沉砂池等等。對于A-B法處理工藝的A段,不僅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有機物質,而且還能夠起到調(diào)節(jié)和緩沖的作用,這就為整個處理系統(tǒng)的耐沖擊性、抗毒性以及穩(wěn)定性起到了保障的作用??偨Y起來有以下7個特點:(2)對COD有較高的降解度,可以降解易生化的BOD5物質;(3)泥量多,且有機物含量高,對產(chǎn)生沼氣和產(chǎn)能非常有利;(4)適應性強,耐原污水水量、水質和pH值等變化,有抗沖擊負荷的能力;(7)一旦運行系統(tǒng)被破壞,可以在幾個小時的短時間內(nèi),恢復原有的處理效率。對于A-B法處理工藝的B段,由于的調(diào)節(jié)和緩沖,使B級的進水水質相當穩(wěn)定,充分發(fā)揮對有機物的降解功能,且負荷較低(0.15~0.3)kgBOD/(kgMLSS▪d),長泥齡15~20d,使B段具有硝化反應的條件。A-B法的脫氮主要發(fā)生在B級,只有某些特殊情況下才能在發(fā)生。對于A-B法(吸附-生物降解法)和吸附再生法到底有哪些區(qū)別呢?(1)A-B法的吸附池以及生物降解池的后面分別會有一個沉淀池,A段和B段是分開的,甚至在兩池內(nèi)的主力微生物也都不一樣;但對吸附再生法來講,吸附池和再生池這兩者之間并沒有沉淀池,所以這兩個池內(nèi)的主力微生物種類就基本一致,只不過它們處于微生物不同的生長階段:吸附池為對數(shù)增殖,而再生池則為衰減期。(2)A-B法和吸附再生池的池內(nèi)污泥濃度計算方法不一樣,由于吸附再生法兩池中間沒有沉淀池,所以這個池內(nèi)的懸浮固體MLSS平均濃度,應該是吸附池和再生池內(nèi)的X值的加權平均值,計算公式為X平均=(V吸▪X吸+V再▪X再)/(V吸+V再)。膜生物反應器通俗來說也叫MBR,指將膜分離技術中的超、微濾膜組件和污水生物處理工程中的生物反應器相互結合組成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這里還有一個小知識,即膜的分類,可以按照其可以過濾的顆粒大小,從大到小依次劃分為常規(guī)過濾、微濾、超濾、納濾以及反滲透,具體的分類顆粒大小如下圖所示。MBR可以根據(jù)膜組件的設置位置,劃分為為一體式反應器以及分置式反應器,分別如下面這兩圖所示。MBR工藝作為處理污水的一種新型活性污泥法的變形工藝,具有以下4個優(yōu)點。(1)去除率高,出水也基本沒有懸浮物,污泥濃度高,提高容積負荷,進而減小反應器容積和系統(tǒng)占地、出水達深度處理的要求;(2)實現(xiàn)了生物固體和水力兩者停留時間的分離;(3)反應器中的MLSS高,F(xiàn)/M低,產(chǎn)泥量很低,因此能降低污泥處理處置費用;(4)結構緊湊,且易于自動控制,運行管理也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