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yǎng)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即有機物濃度高COD高達7000-15000mg/l,氨氮高達800-2200mg/l,懸浮物SS超標數十倍;可生化性較好;臭味大;沖洗排放時間集中,沖擊負荷大,同時廢水中含有大量抗生素以及抗氧化劑等獸藥殘留物質。大腸桿菌、炭疽、布氏桿菌病、結核病等人畜共患致病病菌大量存在于廢水中。
考慮養(yǎng)殖污水水質特點,對比各種處理方法的優(yōu)缺點,得出養(yǎng)殖污水經濟有效的處理技術為:以生物法為主,輔助必要的物理、化學等方法作預處理。
以養(yǎng)豬污水為例,常見的成熟污水處理工藝有:
養(yǎng)殖污水--格柵--糞便分離器--調節(jié)池--溶氣氣浮機--厭氧反應器--好氧接觸氧化--沉淀池--消毒池--出水
養(yǎng)殖污水由養(yǎng)殖場出來后流經格柵、格網,經格柵、格網除去大部分體積較大的雜物后,然后通過泵提進入糞便脫水機擠壓,將廢水實現固液分離;脫水機出水自流進入調節(jié)池進行水量水質的調節(jié);調節(jié)池中污水用泵定量的提升至氣浮機中,利用氣浮機將微小懸浮物通過物化加藥方式排出系統(tǒng)
養(yǎng)殖污水經過氣浮后,由提升泵送入厭氧反應器(UASB厭氧反應器、CSTR厭氧反應器等)。污水經過厭氧處理后,進入缺氧-好氧接觸氧化池,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的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同時,由接觸氧化池回流至缺氧池的混合液在缺氧池反硝化菌作用下進行反硝化,達到生物脫氮的目。好氧池出水流入二沉池,進一步固液分離同時深度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