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果實成熟的時候心皮分離,開成細長彎曲的果瓣,開狀如同手指故名佛手。佛手主要產(chǎn)地為廣東、福建、云南、四川等地,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燥濕化痰等功效;用于肝胃氣滯、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咳嗽痰多等癥狀。
佛手為常綠灌木或喬木,高達丈余,莖葉基有長約6cm的硬銳刺;每年的9--10月成熟,果大供藥用,通常用作中藥。
佛手加工工藝及步驟如下:
將新鮮的佛手清洗干凈后晾干表面的水分,將其切成2--3mm的薄片有利于烘干。將切好的佛手薄片放入推車架的托盤,擺放均勻厚度不超過3cm為宜,這樣有利于烘干房內(nèi)平流風(fēng)對整個物料的烘干效果保持一致受熱均勻。
凌科空氣能熱泵佛手烘干工藝及參數(shù)如下:
佛手整個烘干過程大概需要17--19小時,溫度應(yīng)控制在35--55度之間,前期應(yīng)低溫慢烘;中期為保證佛手表面水分繼續(xù)蒸發(fā),烘干速度不宜過快,確保每片佛手的干燥程度和品相;后期佛手片的水分已經(jīng)不多,可以進行高溫快速烘干定型。
(1) 一階段,溫度設(shè)置為35--40度,烘干時間為3小時,工作模式為“升溫+排濕”,排濕模式為“時間”排濕(即間段性排濕);
(2) 二階段,溫度設(shè)置為45--52度,烘干時間為10小時,工作模式為“升溫+排濕”,排濕模式為“時間”排濕;
(3) 三階段,濕度設(shè)置為53度,烘干時間為2小時,工作模式為“升溫+排濕”,排濕模式為“時間”排濕;
(4) 四階段,濕度設(shè)置為55度,烘干時間為4小時,工作模式為“升溫+排濕”,排濕模式為“濕度”排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