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系列干法雙螺桿飼料膨化機名稱型號
生產率kg/h | 配用動力kw | 外形尺寸L×B×H | 總質量kg | ||
原糧 | 顆料狀 | ||||
DSP2-60型 | 200-300 | 300-400 | 18-22三相 四級 | 1300×1500×1800 | 1000 |
DSP系列干法雙螺桿飼料膨化機畜禽血液中含有多種營養(yǎng)和生物活性物質,如蛋白質、氨基酸、各種酶類、維生素、激素、礦物質、糖類和脂類。畜禽血液中營養(yǎng)物質不僅種類齊全,而且有些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很豐富,甚至超過進口魚粉,如粗蛋白含量為 84.7% ,*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其中,賴氨酸、*、*含量很高,分別是進口魚粉中同類氨基酸含量的 1.79 、 2.65 、 2.79 倍,含鐵量為進口魚粉的 13 倍。由此可見,血粉潛在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具有很大的開發(fā)利用價值。
據統(tǒng)計,我國年產畜禽鮮血 250 萬 t ,可生產血粉 50 萬 t ,是有待開發(fā)的大的動物性蛋白資源之一。
2 、血粉的加工方法
由于血粉的高營養(yǎng)價值和豐富的資源,血粉的開發(f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我國開始開發(fā)利用血粉已有幾十年的歷史, 80 年代初進行發(fā)酵血粉的開發(fā)利用研究,目前,國內外有關血粉的加工方法報道很多,現綜述如下:
△ 吸附法 將鮮血和孔性材料,如麩皮 1 : 2 混合,攪勻,攤開,曬干粉碎即成產品。此法簡便,適合家庭飼養(yǎng)利用,但血粉消化率低,所以應用范圍不廣。目前,國外有利用秸稈、干草等作為吸附劑的趨勢。
△ 蒸煮法 此法是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即將鮮血先放在鍋中進行熱變性處理,然后再進行汽蒸,之后將濕塊晾曬烘干,再粉碎過篩即為成品。此法生產血粉成本較低,方法簡單,適用于小型屠宰廠、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個體戶。這種方法生產的血粉存在三大營養(yǎng)缺陷,其一,血本身的腥味所導致的適口性差。其二,由于蒸煮干燥過程高溫對氨基酸產生破壞作用和血球本身結構造成的可消化性差。其三,血本身*和異*比例失調所致氨基酸組成平衡性差。
△ 噴霧干燥法 血液*行脫纖維,然后通過高壓泵進入高壓噴粉塔,同時送入熱空氣進行干燥制成血粉。這種方法因成本太高國內很少應用。噴霧干燥血粉富含賴氨酸,氨基酸的真消化率可達 90% ,大大提高了蛋白質的利用率。
△ 流動干燥法 將血液在干燥器內快速循環(huán),幾秒鐘內完成干燥或者讓血液在熾熱的流動空氣中干燥,干燥后的血粉氨基酸含量可達 86% 。這種方法為國外采用,如荷蘭、德國。
△ 血漿蛋粉和血球粉生產法 將鮮血先在密閉體系中冷卻,然后分離出血漿,進行噴霧干燥制成血漿蛋粉,血球另外干燥制成血粉。此法投資*,耗能較高,但是,生產的血漿蛋粉蛋白質含量高,特別是富含免疫球蛋白,含量達 22% ,比牛初乳中的含量高 7 個百分點。
△ 水洗法 新疆大學蘇建新等 (1998) 報道,各種加工方法制得的血粉消化性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粉具有緩沖作用。血粉進入消化道后,使得消化道中的 pH 偏離各種消化酶的適 pH 范圍,使酶的活力降低,同時使得食物中的蛋白質不能變性或變性不*,從而導致蛋白質消化受阻,為此提出能降低血粉緩沖作用的水洗加工法。其原理是,變性血粉不溶于水,而其中的緩沖對 NaHCO3/H2CO3 和 Na2HPO4/Nah2PO4 易溶于水,所以用水洗法可以降低血粉的緩沖作用。具體操作方法為:首先在 100℃ 水浴鍋里將血液進行熱變性處理,然后向變性血中加 2 ~ 3 倍體積的水,攪拌后放置 15 ~ 30 min ,傾去上清液,再用 2 ~ 3 倍體積的水洗沉淀,以上操作重復 4 ~ 5 次,*清液無緩沖作用為止,后用擠壓法或其它可行的方法除去沉淀中的水分,烘干后磨碎成粉。用這種方法制得的血粉,緩沖力可降低 1/ 3 左右。肉雞飼養(yǎng)試驗證明:這種方法生產的血粉可提高仔雞的生長速度,*可以代替進口魚粉。
△ 膨化法 在高溫高壓條件下,血粒所含水分不斷吸收能量而汽化,并向血分子內部強行滲透、切割,在達到均化段之前,血粉從固態(tài)逐漸變成粘流態(tài)。粘流態(tài)的血蛋白分子在均化段中繼續(xù)其蛋白質變性過程,并不斷被連續(xù)擠出,當遇到驟然降溫時,擠入蛋白質分子內部的水分子急速膨脹、汽化,并 " 炸 " 開包圍它的物質,完成后變性過程,同時使產品形成具有無數微孔的疏松物質 — 膨化血條,膨化血條再經自然冷卻和粉碎后即成為膨化血粉。膨化血粉為深紅褐色、帶晶狀閃光的多微孔粉末,具有烤香味,體外消化率為 97.6% ,其品質優(yōu)于其它任何方法加工的血粉。
以上幾種方法為物理處理法
△ 酸處理 北愛爾蘭加工血粉時,在血粉中補加 HCOOH ,比例為 3 : 100 ,處理后的血粉其紅血球素的消化率大大提高,血粉的 pH 值由 7.2 降到 3.6 。
△ 脫色法 向鮮血中加入占血重 0.1% 、濃度為 30% 的草酸鈉,充分攪勻后加入 6NHCL 酸化,使 pH 為 3.2 ,在 80℃ 時加入 CaO 使 pH 達 11 ,以破壞血細胞,然后加 6NHCL 調 pH 至 6.5 ,在劇烈攪拌下緩慢加入占血重 2.8% 、濃度為 30% 的*以破壞亞鐵血紅素,靜止半小時傾去清液,將沉淀離心脫水之后攤開、曬干、粉碎。這種方法投資少,耗能少,工藝流程簡單易行,成本低,產品質量與噴霧血粉相近,適于中小型屠宰廠生產。
△ 堿金屬鹽處理 波蘭生產血粉時,在新鮮的動物血液中加 0.5% ~ 2.5% 的 NaCL 或 Kcl ,靜置 90 min ,棄水分,凝固血用巴氏法滅菌 40min ,其濕的或干制品可用來喂仔豬。
△ 酶解法 將家畜血液加熱煮成凝團并拌碎成微粒, 55℃ 時加入胰蛋白水解酶或木瓜蛋白水解酶,使蛋白質降解為肽、胨或游離氨基酸, 5 ~ 7h 后干燥處理即得產品。酶解法生產的血粉粗蛋白含量為 82% ~ 85% ,游離氨基酸約占 36% ~ 44% ,而且無血味,改善了適口性。
△ 微生物發(fā)酵法 微生物發(fā)酵法是將血液拌入孔性載體如麩皮、米糠等,接種蛋白分解菌 ( 如霉菌、酵母菌 ) ,經過一系列酶促反應,將畜禽血蛋白降解為肽、短肽和氨基酸;也可利用某種特定的細菌發(fā)酵,這種細菌分泌的酶能破壞血細胞壁,使得有效養(yǎng)分釋放出來或者被細菌利用重組新的菌體蛋白。其工藝流程為,鮮血 → 拌入孔性載體 → 接入菌種 → 一次發(fā)酵 → 二次發(fā)酵 → 干燥 → 成品。動物血經微生物發(fā)酵后,游離氨基酸總量比未經發(fā)酵的血粉增加 14.9 倍,而且還增加了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另外,發(fā)酵血粉不再具有腥味,而具有濃厚的曲香味,適口性較好,經對試豬采食速度和采食量觀測,采食速度提高 1 倍,采食量提高 4.7% ,此外,血液經過高溫發(fā)酵,也清除了潛在病原菌的危害,并且產品具有豐富的維生素及促生長因子,可以促進動物生長,增強抗病能力。由于制作發(fā)酵血粉具有投資少,工藝簡單,產品質量好等優(yōu)點,因此,制作發(fā)酵血粉被*為我國飼用血粉的開發(fā)方向,不過目前發(fā)酵血粉仍存在消化率低、氨基酸平衡性差等問題,所以,在菌種選擇和輔料配方上尚需做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血粉的應用
由于血粉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其加工技術和方法也日臻完善,因此,在畜禽和水產養(yǎng)殖上的應用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用血粉替代豆餅、魚粉或添加在飼料中用來喂畜禽魚蝦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 豬日糧中添加血粉的效果